貓咪不出門也會長蟲?獸醫揭秘8大寄生蟲,驅蟲藥、預防方法全攻略

23030705 scaled

「我家貓咪都待在家,應該沒有寄生蟲吧?」這絕對是最多室內貓飼主會有的迷思!

事實上,即使是足不出戶的「阿宅貓」,感染寄生蟲的風險依然存在。蟲卵或幼蟲,可能會透過你外出回家的衣物、鞋底,甚至是開窗時飛進來的蚊子,悄悄地潛入家中,對貓咪的健康造成威脅。

想讓主子遠離蟲蟲危機?這篇貓咪寄生蟲防護全攻略,將帶你完整認識常見的體內外寄生蟲,並教你如何正確預防與用藥,成為守護主子健康的最強防線!

貓咪體外寄生蟲:讓主子癢不停的元兇

這些是直接寄生在貓咪皮膚、毛髮或耳朵上的小麻煩,不僅會引起搔癢不適,更可能傳播其他疾病。

未命名設計

寄生蟲 常見位置 主要症狀
跳蚤 (人畜共通) 頸部、背部、尾根 劇烈搔癢、舔咬、皮膚炎、脫毛,可能間接傳染絛蟲
壁蝨 (人畜共通) 頭部、耳朵、四肢 吸血導致貧血、食慾不振,可能傳播焦蟲症等血液疾病
耳疥蟲 耳道內 頻繁甩頭、搔抓耳朵、耳道有深褐色、蠟狀分泌物。
疥癬蟲 (人畜共通) 耳緣、臉部、四肢關節 極度搔癢、皮膚紅疹、脫毛、結痂,傳染力極強。

貓咪體內寄生蟲:躲在身體裡的隱形殺手

這些寄生蟲潛伏在貓咪體內,初期症狀不明顯,但長期下來會對內臟器官造成嚴重傷害。

寄生蟲 傳染途徑 主要症狀
心絲蟲 蚊子叮咬 初期無症狀,後期可能咳嗽、呼吸困難、體重減輕,有致命風險
蛔蟲 (人畜共通) 經口食入蟲卵、母乳 嘔吐、下痢、腹部膨大(尤其幼貓)、營養不良。
鉤蟲 (人畜共通) 經口食入、胎盤或母乳 糞便帶血、貧血、虛弱、體重下降,對幼貓有致命性
絛蟲 (人畜共通) 食入帶有絛蟲卵的跳蚤 在肛門口或糞便中發現米粒狀節片、磨屁股、體重減輕。
肺蟲 食入中間宿主(蝸牛、蛞蝓) 咳嗽、呼吸急促、支氣管炎。

如何幫貓咪驅蟲?預防勝於治療的5大守則

與其等感染後才治療,不如從日常就做好滴水不漏的防護!

  1. 定期使用驅蟲藥 這是最核心也最重要的一點!請務必與獸醫師討論,根據貓咪的年齡、體重和生活習慣,選擇適合的驅蟲藥(滴劑或口服),並嚴格遵守每月或每季一次的預防時程

  2. 維持環境與自身清潔 定期清潔居家環境,特別是貓咪常待的睡窩、地毯。同時,維持貓咪自身的潔淨也非常重要。定期幫貓咪洗澡,不僅能洗去髒污,更能維持皮毛健康,打造讓寄生蟲不喜歡的環境。我們推薦使用 貓後苑的貓咪草本洗毛精,它採用溫和的草本配方,不含藥性,能安心地用於日常清潔,幫助維持貓咪皮膚的健康屏障。

  3. 注意飲食衛生 提供乾淨的飲水和新鮮的食物,避免讓貓咪接觸生肉或來源不明的食物,以防經口食入寄生蟲。

  4. 避免接觸高風險生物 防止貓咪接觸或捕食老鼠、蟑螂、蝸牛等可能是寄生蟲中間宿主的生物。

  5. 定期健康檢查 每年至少帶貓咪進行一次完整的健康檢查,透過糞便檢查等方式,可以及早發現潛在的體內寄生蟲感染。

貓用驅蟲藥怎麼選?口服、滴劑優缺點大評比

市面上的驅蟲藥主要分為滴劑和口服兩種,飼主可依貓咪狀況選擇:

  • 滴劑型驅蟲藥:

    • 優點: 使用方便,對腸胃刺激小,安全性高,是多數貓咪的首選。
    • 缺點: 需注意投藥後短期內不要洗澡,且要避免貓咪舔到藥劑。
    • 使用方式: 撥開貓咪「後頸肩胛骨」中間的毛髮,將藥劑滴在皮膚上即可。
  • 口服型驅蟲藥:

    • 優點: 藥效吸收快,不受洗澡影響。
    • 缺點: 餵藥難度高,部分貓咪可能出現腸胃不適(嘔吐、腹瀉)的副作用。

結論:定期驅蟲,是身為貓奴最安心的承諾

寄生蟲的威脅無所不在,但絕非無法預防。身為飼主,我們的責任就是建立正確的防護觀念,將「定期驅邊蟲」視為和吃飯、喝水一樣重要的事。

透過與獸醫師的密切合作,選擇最適合的預防計畫,並搭配良好的居家清潔與衛生習慣,就能為您的愛貓築起一道堅實的健康防護網,讓牠們無憂無慮地享受快樂的貓生!

最後更新日期:2025-06-23 by CatGarden

NT$ 899
此產品有多種款式。 可在產品頁面選擇選項
NT$ 299
此產品有多種款式。 可在產品頁面選擇選項
NT$ 499
此產品有多種款式。 可在產品頁面選擇選項
NT$ 499
此產品有多種款式。 可在產品頁面選擇選項
NT$ 499
此產品有多種款式。 可在產品頁面選擇選項
NT$ 359
此產品有多種款式。 可在產品頁面選擇選項
NT$ 359
此產品有多種款式。 可在產品頁面選擇選項
NT$ 239
此產品有多種款式。 可在產品頁面選擇選項